疾病新知

新冠病毒感染後遺症

新冠病毒感染後遺症

近來新冠疫情趨漸緩和,但長新冠後遺症的患者卻隨著受感染人數增多。

何謂長新冠?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患者在初始感染COVID-19並痊癒後,仍持續出現其他病理症狀長達兩個月以上甚至更久。患者可能出現疲憊、呼吸困難、肌肉關節痠痛、咳嗽、胸痛、腹瀉、嗅味覺喪失等症狀,在心理層面上,更可能出現憂鬱、焦慮、記憶力、專注力及睡眠等障礙。


長新冠與心率變化、呼吸道受損

根據國外的研究顯示,約有八成的COVID-19感染者在康復後六個月仍有各種後遺症;有不少的患者,因染疫康復之後發生心悸胸悶的症狀前往就醫,多數患者出現新冠後心搏過速症候群(Post COVID-19 Tachycardia Syndrome)。關於新冠後心搏過速症候群,目前致病機轉仍不明確,但多筆研究結果顯示與自律神經功能失衡有關,進而導致心搏過速。


而對年長者而言,時常容易出現因呼吸道損傷導致的低血氧情形,有時甚至會出現呼吸困難等症狀。
一般而言,血氧飽和度低於94%即表示人體已經處於低血氧的狀態,而心率超過每分鐘100次或低於每分鐘60次就屬異常,皆需要尋求專業醫療諮詢。上述狀況除了可以至醫療院所執行心電圖、胸部X光檢查外,亦可透過具衛福部醫療器材證的居家血氧監測儀器、自律神經分析儀隨時掌握心率、呼吸變化及自律神經功能偏向,以利自我檢測及追蹤。


若出現上述相關症狀,建議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