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麗臺生醫與國際厚生數位科技合作,推動心臟遠距居家照護服務方案
心臟智慧醫療論壇,國際厚生數位科技曹放之副總經理受邀擔任「AI人工智慧+大數據+遠距照護~智慧醫療專題講座」講者,從心臟病患者居家智慧照護觀點與依據衛生福利部「通訊診察治療辦法」,分享遠距照護推動經驗及「myHealth健康雲」的心臟遠距居家照護服務方案。
國際厚生數位科技憑藉著深厚醫療資訊科技整合與遠距照護諮詢平台服務經驗,聯合台灣大哥大電信共同推出「myHealth健康雲」服務,有鑑於心臟疾病已躍居台灣十大死因的第2名,率業界之先,「myHealth健康雲」服務推出針對心臟病患者的「心縮評估」服務,以心臟病患及心臟手術術後患者為主要服務對象,協助心臟病患者居家自我健康管理,並透過麗臺生醫醫療穿戴裝置“ 偵貼心”心電心音記錄器,讓用戶隨時上傳個人健康數據至雲端平台,協助用戶監控自我健康狀態及提供健康諮詢服務;另一項「運動心力」服務則鎖定一般民眾,用戶可透過運動時佩帶心率帶,將量測數據上傳至雲端平台,用戶藉由查看量測歷史記錄,滿足自主監控心臟的需求,也可作為心臟科就醫時的評估參考。
近年來因全球人口結構與疾病型態的改變,健康照護型態及民眾健康意識逐漸提升,健康促進、疾病預防以及智慧醫療服務成為非常重要的議題。然而,健康照護整體發展仍未跳脫過去單一模式進行的思維,片段式健康應用服務雖不斷推陳出新,但卻缺乏完整與系統性整合,成為國內健康照護服務的發展與推動的嚴重瓶頸。「myHealth健康雲」服務透過「台灣智慧聯網健康照護協進會」,連結包含硬體設備(麗臺生醫)、平台營運(國際厚生)、資通訊(台灣大哥大)以及其他健康與醫療服務提供單位等健康照護產業生態鏈,運用各產業能量的加成作用,整合片段式服務,共同發展永續的營運模式,推動結合健康、照護、雲端等領域的物聯網創新應用。
「myHealth健康雲」服務保留基礎健康管理服務,定位為以疾病為目標之自我健康管理,結合物聯網集資通訊技術,讓用戶無論在家中還是戶外運動,個人健康資訊都能秒上雲端。未來盼結合用戶病歷資料,並透過大數據分析,可形成用戶個人疾病預測和健康管理模型基礎,進一步達到風險防範的目的,延續民眾由醫院的醫療照護,到出院後居家自我照護,讓「myHealth健康雲」成為守護國人健康的一道重要關卡服務。未來更期待結合政府資源,例如健康存摺,發展全方位智慧健康服務平台。